根據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ITMF)2023年7月進行的最新全球紡織業調查,盡管形勢持續不利,但全球紡織業仍顯示出改善的跡象。調查表明,越來越多的公司已經成功地適應了充滿挑戰的商業環境,導致全球范圍內的改善。
區域分析:亞洲仍在掙扎南美出現反彈
該調查的區域分析顯示,亞洲是面臨最嚴重困難的地區,而南美則已顯著回歸,經營狀況回到了正面。自2023年3月以來,全球業務的預期一直保持不變。然而,所有地區的樂觀情緒仍然很高,除了東亞地區的擔憂依然存在。
細分趨勢:織廠、印染和染整部門均報告負面期望
根據調查,織廠、印染和染整部門均報告負面期望。盡管2023年7月的訂單量略有增加,但調查報告所有地區和地區的訂單量均為負面。雖然服裝、家紡和技術紡織品生產商有顯著改善,但總體狀況仍然為負面。值得注意的是,未交貨訂單數量已經達到了調查以來的最低水平,只有南美和技術紡織品出現了增長。
產能利用率和擔憂:行業在多個方面面臨挑戰
產能利用率已跌至調查以來的最低水平。自2021年以來,亞洲和歐洲出現穩步下降,家紡和技術紡織生產商最近也出現下降。2023年7月全球主要關注的問題是需求疲軟,其次是通貨膨脹帶來的原材料價格上漲、地緣政治問題和能源價格上漲。然而,一些積極的跡象包括:近幾個月物流、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下降,地緣政治問題沒有進一步凸顯。
庫存水平和訂單取消:在挑戰中的一線希望
在全球范圍內,訂單取消的數量仍然相對較低,原因是紡織供應鏈中大多數公司的產品庫存為平均水平或偏低,導致取消訂單過時。值得注意的是,96%的服裝制造商也報告了平均或低庫存水平,而紗廠、織布廠和纖維生產廠家的庫存最高。
ITMF的調查顯示,全球紡織業正在復蘇,企業已經適應了充滿挑戰的環境并有所改善。然而,挑戰依然存在,特別是在某些地區,而對需求疲軟和其他外部因素的擔憂繼續影響行業的發展軌跡。有效管理這些挑戰和抓住積極趨勢的能力對維持該行業的復蘇至關重要。
聲明:本文的內容整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聯系刪除。
- 了解一下塑料色母粒的分類吧!
- 全球紡織業仍顯示出改善的跡象
- 單色母粒是如何制作出來的?
- 全球紡織業顯示出改善的跡象
- 聚酯工廠現金流壓力增大,庫存壓力有所攀升
- 塑料色母粒的主要優勢?
- 單色母粒有什么產品特點?
- 擴內需促消費政策落地顯效,市場活力逐步恢復
- 塑料色母粒的應用領域有哪些?
- 國際需求低迷,國內產能過剩
如果本網站發布的文章或者圖片或字體有侵權,請立即聯系網站負責人進行刪除,聯系人:薛小姐 138 6101 6292,付小姐 153 1256 7839